10月29日上午,我们采访了开云app登录入口app,开云(中国)谢勇心同学,他大二时选择了投身于国防事业,成为南部战区第41集团军某炮兵旅中的一名义务兵。采访中,他通过生动的描述和动情的诉说,向我们全面展示了他在部队里面经历的点点滴滴,也讲述了去参军和退伍返校后的心路历程。

投笔从戎,坚定报国梦
从小就怀揣从军梦想的谢勇心,在家人和老师的支持下,大二学年结束之后,响应国家号召,毅然穿上梦寐以求的橄榄绿,应征入伍。
当被问到自己是否对当初的选择自豪时,谢勇心慷慨激昂的说到,“不忘初心,永志不忘”,如果让自己再回到那一刻,自己还是会做出当年的选择,自己为当年的选择感到骄傲,感到自豪。
军旅生活,艰苦却值得
成为义务兵的谢勇心,开始了艰苦的军旅生活。
先是三个月的新兵连训练。每周四天的体能素质训练、两天的思想教育、只有一天的休息时间,当谈及对新兵连训练感想时他说:“训练很苦很累,尤其是对于我,因为我体能不好,每次跑五公里我都跑在队伍最后面,感觉很难受。”但是他意识到不能因为自己而拖了整个连队的后腿,强烈的集体荣誉感驱使着他努力地训练体能,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坚持着,不断地尝试与努力,让他终于战胜了五公里,也逐渐适应了高强度的训练。
在分配到各连队之后,他们依然要保持较高的训练强度,同时要完成工作任务。谢勇心被安排到报话专业。报话是军队传递消息时的密语翻译,需要极强的逻辑能力,经常要拿着密码本做数不尽的翻译既枯燥又费脑力,更重要的是,这个专业需要严格的保密工作,交给谢勇心,从中也可以看出部队对表现优异的谢勇心的信任。
事实证明,谢勇心没有辜负国家和部队的期望。他在专业学习中表现十分优异。把报效祖国的热情转化成对专业知识的主动汲取,让他在专业课的考核中连连夺冠,成为佼佼者。
当我们谈到令他记忆最深刻的活动,谢勇心激动地说,是跨区联合军演。整个部队用了一个多月时间训练素质加强专业,然后到宁夏和其他战区的军队进行军事比赛,充满了军队生活的激情和挥洒汗水的快乐。
两年军旅,终身受益
作为一名大学生军人,谢勇心介绍说,在部队里面往往承担着更多的关注和期望,他们的压力很大,但给他们带来的动力更大。两年下来,自己在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。
他学到了勤勉、严肃的时间观,部队严格的作息时间表,一切按照计划有序地运转,让他习惯并喜欢上了这种既有规律,又很充实,效率也很高的生活。
他得到了坚强的心智。以后再大的困难在他面前,都变得普通。自信的人没有什么是克服不了的。曾经在在部队以为永远完成不了的事情,只要信念在,都一步步脚踏实地的解决了,让他逐渐意识到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。
最重要的,是思想。曾经安逸的生活让他一度忘记自己的初衷,此次重拾报国梦,让他再次坚定了自己为国奉献的决心。他拥有的不仅仅是简单的集体荣誉感,而是国家荣誉感。献身国防,让他对国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,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,为国家贡献将成为他生命中的首位。
忘不掉的,浓浓战友情
当被问及在军旅生活中最难忘的一刻是什么的时候,谢勇心说,最令他难忘的就是退伍时的送别晚会。在晚会上,有歌声,也有泪水;有欢乐,也有悲伤。这一个个铁血男儿此刻也展现出柔情似水的一面。他讲完后,眼球也变得晶莹了。一日共事,终生难忘。这种情谊就是战友情。这种情感不能被简单的划归为朋友,它超出了朋友的界限和范畴,弥足珍贵,深入人心。
重回校园,开启人生新篇章
告别军营,回归大学校园,又再次恢复了学生身份。对校园生活的重新适应,对学习节奏的再次熟悉,这些都给他带来了挑战。谢勇心表示,在回到学校的时候,有很多地方都不是很适应。但是两年的军旅生涯练就了坚毅的品格,所以克服这些困难也不在话下。除了生活起居方面需要适应,学习同样需要适应,但谢勇心表示这个过程并不艰难,因为部队里的训练,使得他做每一件事情都有高效性、专注性,所以在课堂上认真听讲,课下也抽出大量时间来学习,尽管刚回来不久,和以前相比,学习还是实现了质的飞跃。
军营生活,是苦与乐的交织;戎马生涯,是刀与剑的磨砺。带着军人的气质与精神,回到学校,谢勇心又开始了新一段的人生篇章,向着心目中的远方迈出坚定有力的脚步。也祝愿他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一帆风顺!
(记者:纪蓬飞 张然 曾昶宇 陈瑞昌)